防護區(qū)內(nèi)安裝七氟丙烷滅火系統(tǒng)與ig541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區(qū)別
七氟丙烷、IG541氣體滅火有管網(wǎng)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宜設在專用儲瓶間內(nèi)。
儲瓶間宜靠近防護區(qū),并應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有關規(guī)定及有關壓力容器存放的規(guī)定,且應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
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儲瓶間內(nèi)應設應急照明;
儲瓶間
儲瓶間應保持干燥和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可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
儲存裝置的布置,應便于操作、維修及避免陽光照射。
操作面距墻面或兩操作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0m,且不應小于儲存容器外徑的1.5倍。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tǒng)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
儲存裝置宜設在專用的儲存容器間內(nèi)。局部應用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可設置在固定的安全圍欄內(nèi)。
專用的儲存容器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應靠近防護區(qū),出口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
要求有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是考慮火災事故時安全操作的需要
2 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為了防止外部火災蔓延進來,其耐火等級要求不應低于二級。
3 室內(nèi)應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風。
保持干燥可以預防存儲容器和其他部件受潮腐蝕,保持良好通風可以預防二氧化碳在儲存容器間積蓄。由于二氧化碳濃度高了,對人體會產(chǎn)生窒息,保持良好通風是非常必要的。
4 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儲存容器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距儲存容器間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5m,排出口應直接通向室外,正常排風量宜按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4次/h確定,事故排風量應按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8次/h確定。
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儲存容器間,當因儲存裝置維修不當或儲瓶質(zhì)量存在問題時可能會泄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會積聚在低凹處,難以排出室外,當濃度達到一定值后,會對進入鋼瓶間的人員造成傷害。要求儲存容器間設置機械排風裝置,且排風口設置在儲存容器間下方靠近地面的位置可有效保證人員安全。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
特殊要求:
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的環(huán)境溫度應為0℃~49℃。
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tǒng)的儲存裝置應遠離熱源,其位置應便于再充裝,其環(huán)境溫度宜為-23℃~49℃。
低壓二氧化碳需要用制冷劑是儲罐內(nèi)的二氧化碳維持在低溫液化狀態(tài),如果離熱源近、會使得制冷效果差,增加制冷成本。
